茶文化在中华神州源远流长、根深蒂固。四川人当然也喜欢饮茶,街头巷尾随处可见:幸福的人儿,点一杯花茶,摆哈龙门阵,打点小麻将,悠闲自在地就过了一天。 四川的好茶名茶当然也多,什么蒙顶甘露、峨眉毛峰,数不胜数。在这其中,有一款享誉海内外的茶,除了出众的口感,出色的外观,更有一股脱俗的诗意。 
当年,我国书画名家、成都人黄纯尧教授饮着这茶,即兴赋诗:“天生丽质明前芽,清香入骨窨制花,叶形汤色皆佳品,异军突起徐公茶。” 无独有偶,青年画家邓岱昆喝了这茶,也兴致高涨,作了一首隐含茶名的藏头诗:“碧岭拾毛尖,潭底汲清泉,飘飘何所似,雪梅散人间。” 没错,这款茶有一个诗意的名字,叫做“碧潭飘雪”。也有很多人叫它“徐公茶”。 
碧潭飘雪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呢? 原来,这款茶与众不同,茶色碧翠;茶碗似潭;洁白的茉莉花瓣浮飘于水面,香味四溢,更仿佛点点雪花点缀在碧泉之间。 茶的颜色是清新透亮的绿,上面飘浮着白色的花瓣,茶香花香淡淡的,却经久停留在唇齿之间。在四川茶文化里边,碧潭飘雪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。 它为什么又叫“徐公茶”呢? 因为这款茶的创制人,正是成都新津人士,徐金华徐老。 
徐老乃是华夏茶文化专家,身兼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、中国茶叶学会会员、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副会长、四川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等多个头衔,著有《徐公茶品》一书。上世纪70年代开始,徐老就沉迷于茶文化,不但爱喝茶,也爱用心思琢磨并亲自窨制,经过无数试验,终于创出了“徐公茶”这名品。 徐老所制的徐公茶,采明前上等细嫩碧绿茶芽,配质优形美伏天茉莉鲜朵,手工操作,精工窨制;芽因出云雾山,摄天地气,得个中三味;花因人工手择,洁嫩如雪,自在清芬。发水冲泡,见汤色澄碧,仿佛幽潭,乳花飘忽,浮悬水空,似碧潭飘雪。轻呷细品,齿舌遍香,有绿茶清香味,得茉莉魂。 
如今,徐老在新津创立了“四川新津徐公茶文化研究所”,专事茶文化研究,大会天下雅士,继续为四川茶文化的发展尽一份心力。 
|